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升博体育官网中国人的自行车记忆
升博体育官网中国人的自行车记忆说到自行车,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我们有着独特的自行车记忆。随着时代的不同,自行车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变化!
对于自行车的发明者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认可度较高的一种说法是1790年法国人西布拉克制造出最早的自行车模型,不过,这个模型是木质的,它既没有我们常见的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只靠人的双腿蹬地前行。
1817年,德国的一位林务员德莱斯研制出最早的“实用自行车”,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车把,虽然也要靠蹬地前行,但可以转变方向,最高时速也有所提升,这样一来就具备极大的使用价值。
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为自行车增加踏板系统,此后不断有工匠对自行车加以改良。直到1889年,英国兽医邓路普为了让10岁的儿子骑乘更加舒适而加入了充气轮胎,至此,自行车的基本结构确定。
在中国,明朝末年王徵所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一书首次提到“自行车”一词,并且在书中记述“自行车”的结构原理,还附有手绘的实物图,但是这里的“自行车”能否实际应用尚且存疑,如今没有发现文献记载其曾经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王徵版本的自行车从结构上来看,似不为人所用,而有些类似于今日超市中的手推车。
除此之外,清初的黄履庄和他的“双轮小车”也常被提及。据《黄履庄小传》的记载,黄履庄曾“作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挽能自行。行住,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自行车的雏形。
遗憾的是,这项发明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可,据此来说自行车诞生于中国,有些牵强。因此,自行车对中国人而言像是半路夭折的发明,最终它还是一件舶来品。
与“德律风”等物不同,Bicycle引入中国之后,中文翻译直取其形,译为“自行车”,实际的文字含义为:一人单独骑行的车子。在当时,还有一些人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自行运转之车”,说其“词不达意”,误解从一开始就存在。
自行车传入中国的最早证据是1868年11月24日出版的《上海新报》:“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也有一些人称呼其为“脚踏车”,在近代的文献中,很多晚清诗人都有所记载,叶仲钧在《上海鳞爪竹枝词》中写道:“一部车子前,有人双脚踏轮盘。虽然翻得新花样,但是行来没几年。”
自行车传入后,相当一段时间并没有成为中国人常用的交通工具,一方面造价高昂,并且受限于自行车技术,骑行困难;另一方面道路颠簸不平,难以操控。开始只是作为娱乐工具,作为“新思想”的象征,在上层社会流传。末代皇帝溥仪曾收到一辆自行车作为礼物,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们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
20世纪20年代,随着城市交通不断发展完善,自行车开始慢慢普及,并且开始形成了所谓“自行车阶级”的社会阶层,它背后的中产阶级与拉人力车的劳动阶级、坐汽车的上层阶级形成了鲜明的区分。
1911年,自行车第一次投入公用,上海邮政局从英国购入100辆自行车投递邮件,他们大概很难想到,几十年后,自行车会成为中国邮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受到太平洋战争的影响,汽油供应陷入紧张,人力车成本提高,自行车就成了最经济、最时髦的交通工具。有趣的是,在自行车的流行过程中,女性也紧跟时代的潮流,这一样看似骑坐姿势都不合“传统女性”审美的交通工具,却从晚清洋学堂的女学生和妓女开始,走入女性群体的生活之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其中自行车的意义类似于今天代步的汽车。这也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1962年到1986年间,全国的自行车实行凭票供应,牌子主要有三个:上海产的“凤凰”和“永久”,以及天津产的“飞鸽”。
而在上海,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和青岛的红灯牌收音机曾经位列“四大件”。自行车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已经超过物品本身的价值,成为家庭富裕的象征。
1980、1990年代,自行车的样式开始不断翻新,不仅仅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功能上,也开始细分出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电力自行车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升博体育,自行车又开始回归娱乐功能,作为运动健身的一部分,被人们所喜爱。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小汽车出现在中国的马路上,普通人拥有私家车的梦想开始逐渐照进现实,人力逐渐被发动机取代,“二轮”逐渐被“四轮”替代。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依靠人力来提供动力的自行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出行需求,自行车也不再是“财富”的象征,骑车出行比例逐年下降。中国开始由自行车大国向汽车大国转型。
进入21世纪以后,自行车也不再是单纯的实用型代步工具,而渐渐有了时尚、运动、休闲、健身等新定位。
如今,共享自行车的概念逐渐流行开来,特别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驱动下,自行车正回归我们的生活。
近些年,随着出行方式的丰富,汽车、公交车、地铁应有尽有。然而,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摆在了眼前。眼看老百姓和自行车渐行渐远,陪伴了几代国人,一路走来的自行车,协共享模式重返街道。
自行车,阅尽世间沧桑,历经岁月洗礼,虽然沉浮多年,但依然精神抖擞。作为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出行利器,也正因这一点,联合国设立了每年的6月3日为“世界自行车日”,希望可以促进环境管理和身体健康。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人与自行车的碰撞,其实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反映着市民生活的巨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