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体育报道的“光明大道”

2024-05-05 07:39:4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体育报道的“光明大道”腾讯体育裁掉传统意义上的内容运营是必然的,体育赛事报道的市场价值近几年急剧萎缩,腾讯这家庞然大物在体育内容生产上的内卷又太明显。

  注意,腾讯新闻里有个体育组(跟腾讯体育不是一回事),腾讯新闻作为资讯平台,往后不会失去基本的体育类报道,但受限于人手以及业界形态变化,我猜他们短期内不会着力于原创内容。

  公号「体育产业独立评论」的文章标题是《腾讯体育大裁员背后,是我们与优质原创内容时代的正式告别》。我同意作者张宾老师的情真意切,但不同意标题的观点。基于三个维度:

  1、若真有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原创内容时代,那它早早就正式告别了,告别在「今日头条」这种怪物兴起的那一天;

  2、过往二三十年,虽有郝洪军、李承鹏等综合素养非常顶尖的作者,有《足球之夜》这种般气质的足球节目,有很多切实专业的报道升博体育官网,但抛开时代滤镜,平均起来,还是草莽气息居多,时代就算优质,也只是一种贫瘠的优质(横向对比,毕竟连一本《体育画报》中文版都只是潦草活了几年)。大家可以不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没有什么可杠的;

  3、传统体育媒体岗位确实萎缩了很多,但优质内容没有真正消失,它只是被渠道转移、掩盖或肢解了,对读者的辨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人认为传统媒体人(包括互联网门户)不得不随波逐流降低下限,才能迎合时代,很是可怜。恰恰相反。

  要承认以下现实:内容呈现方式已经重构,泥沙俱下,传统媒体人比过往更需绞尽脑汁,因为渠道不再像过往那样完全为你保驾护航了,你要跟所有单枪匹马的账号做斗争。

  不管你是已下定决心放下身段去流量上舔血,还是端着一点腔调做一些跟你多年积累起来的认知体系一脉相承的事,都可以,鼠有鼠道猫有猫道,但你想一边打麻将一边抄稿子一边还当大V,已不太可能。

  媒体时代转变为平台时代,传统媒体就只是平台流量池里的供应商之一。我清澈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很迟了,可能是2020年4月或5月。

  当时我和朋友去海南琼中县城采访女足教练员培训活动,跟一位来自四川甘孜州的年轻教师聊天。我介绍我来自南方都市报,他说噢你好。我旁边的朋友介绍自己来自直播吧,这位年轻教师两眼放光,一声惊叹:“啊!直播吧啊!”随即他拿出手机给我们展示他的APP。他说“我们天天用直播吧。”

  显然直播吧已是深入基层的便民软件,小伙子第一次见到直播吧本尊,所以惊喜。直播吧里有很多稿子,比如“东体:XXXX”“北青:XXXX”,但应该也只能得到一个回应“噢你好”。

  明白我的意思吧?球迷现在只会去直播吧、懂球帝、虎扑等垂类平台看体育报道。或者他们去微博、抖音上盯着知名博主的账号来看体育报道。渠道扁平化、内容碎片化,关注精准化。

  自媒体不是一个贬义词,我反感一些传统媒体人动辄藐视自媒体,他们一边渴望自媒体帮助自己声名远扬,一边骂自媒体只会趴活儿。我觉得他们可能仅仅是想藉由两种身份的不同来展示一种风烛残年般的优越感。偶尔的偶尔我也有这种优越感,我检讨。

  我不认为自媒体是一种身份或者一种群体,而是一种生态。即,当传统媒体行业的老同志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侃侃而谈的时候,他们也是自媒体。

  前两天我看王大雷在抖音做直播,视频被拆分成片段在各大平台上传播。跟网友互动的时候他的回答松弛真挚,可能传播效果比正儿八经的媒体采访片段还要好。

  11年前我在89届国奥上海集训期间采访王大雷,在他的宿舍里我俩席地而坐,聊了一个多小时,聊出了两个版面大概5000字的内容,沪上跑申花的同行赞赏说这篇对话做得不错。王大雷给我发来短信,说好久没看到这么真实的报道了,因为稿子里面他说的“草泥马”三个字竟没有删,见报了。

  那时候球员没有什么发声渠道,接受媒体采访也是一种表现方式。如果记者的提纲设计得不错,有一定的采访技巧,再加上采访对象配合,可以出好看的报道。但现在玩法不同了,球员已不那么需要媒体,他需要的是平台,他可以更好地表现、控制自己的言论。

  还可以多举一个例子:武磊这种级别的球员,在社交平台上的表达甚至能盈利。媒体如果想做一篇高质量访谈,就要让对方觉得访谈做出来的效果会比他在自己平台上独立发声的效果更好。这回到了上面说的,传统媒体只有比以前做得更好,才能彰显价值。

  自媒体化的除了运动员还是俱乐部。上海申花的新闻官发一条微博,比所有跟队记者的影响力都大。北京国安的官方报道已很成体系,有些内容比跟队记者的报道更真实、生动。那,怎么办呢。

  好内容依然存在,而且更多元更丰富。不是所有3000字报道就叫深度,不是所有140个字的微博就叫肤浅。

  如果你是骆明、王勤伯、梁宏业的读者,你可以轻易下结论,他们微博内容之即时、深刻、开阔,比过去《体坛周报》上的文章更好看。当然你的选择更多了。「英国足球那些事儿」、「爆棚仓鼠」......都很好看。公号《有马体育》的评论比大多数机构体育媒体的文章有趣,对不对。

  事情是这样的:小时候我看TVB阿叔主持的《球迷世界》和央视的《天下足球》,觉得精彩纷呈,但现在看几个专业足球博主的文案和视频,也还在收获同样的享受,我没办法说过去的内容更精致,因为并不是那样。

  至于更讲究一手资料的国内体育报道,上面已说过,球迷的自媒体化和采访对象的自媒体化,削减了机构媒体的优势。北京国安二队疫情期间滞留乌兹别克的那篇深度文章,出自一个国安球迷自媒体之手,虽专业层面有瑕疵,但比机构媒体写就的相关报道好看得多。这个不必往下说。

  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生态的迎合给他们带来了好处,他们随便发个微博都有人看,直播吧会盯紧他们的言论,抬举他们,把他们名字放到标题里再煞有介事地加个冒号。

  传统媒体人的挣扎、扭曲也给自己带来了困惑。原来只专注做一件事,现在不得不天天发微博、写稿子、拍视频,做直播。问题在于,肚子里的货还是那些货,可是输出内容变多了,这导致内容里水分太多。比如,有些内容敲成文字500个字能交代得一目了然,非要做2小时的直播,这种时候,脸蛋、语气、沉默、穿着,全是无用信息。都这样了,还骂自媒体,只能是自嘲。大概唯有自嘲能解脱。

  我切实意识到,体育媒体人的挑战越来越多。有次去直播吧做交流,年轻的同行困惑于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说“运营编辑应该是比传统编辑更高级的工种”,因为它展现的是快节奏下的才华,跟多特蒙德、热刺、马竞、利物浦一样漂亮。

  我非常怀念古典10号的年代,80分钟散步,10分钟踢艺术足球,我当然怀念几天写一篇稿子或一天编几个标题的年代。但就像我一位老同事所言,怀念是万恶之源。

c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