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升博体育官网体育之健身器材行业等都在这里了(附报告目录)
升博体育官网体育之健身器材行业等都在这里了(附报告目录)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之-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国家也密集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6579亿元,增加值为1007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
从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为6530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达到64.8%,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规模最大,增加值为2327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1%。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增加值为3399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7%。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增加值为150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
从全球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看,以美国、法国等为代表的体育强国,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均达到2.5%以上,全球平均水平亦达到了2.1%,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2017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2.2万亿元,增加值7811亿元,分别增长15.7%和20.6%,增加值在GDP占比首次突破1%,因此,未来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46号文”),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体育产业迎来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家。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核心技术、品牌运作能力以及销售渠道的缺失,大部分国内健身器材厂家目前主要仍以贴牌代加工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占据产业价值链的生产环节,附加值较低。
近年来,在逐步完成对生产体系、产品系列以及品牌运作经验的积累后,国内领先的健身器材厂商,已经成功将自主品牌打入部分国家或地区市场,实现国际销售。
从国际市场看,全球健身器材产业的集中度较高,主要品牌ICON、LifeFitness、Precor、Technogym,占据全球70%的市场。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部分国际领先品牌采取了全球化运营的模式来提高销售业绩,谋求持续稳定增长。在国内健身器材市场的吸引下,ICON、Life Fitness、乔山、Precor、Technogym以及BH等国际品牌均已进入国内,以其“高端、专业”的品牌形象、品种齐全的产品线,占据着国内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同时,为降低生产制造及运输等成本,ICON、Life Fitness、Precor、Technogym等品牌选择在国内建立工厂或发展代工厂家。国内的中端市场则主要由英派斯、舒华、好家庭、澳瑞特等全国性品牌/企业占据。
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品牌涉及到产品质量、企业文化、研发实力、技术水平、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等多个方面,打造一个知名的健身器材品牌,需要生产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研发、生产、销售、宣传等多方面下工夫,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
目前国际高端健身器材市场基本被爱康、诺德士、力健等老牌生产商占领,国内健身器材市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像英派斯、舒华、万年青、澳瑞特等优秀企业并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新进的健身器材品牌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因而成为制约其他企业进入该领域的因素。
健身器材与力学、运动学原理紧密相关,一套高品质的健身器材需要凝聚多方面的技术成果。要成为一家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产品质量过硬的健身器材公司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产品研发,世界知名的健身器材生产商均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如美国爱康公司成立于1977年,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数百项发明专利;美国诺德士公司自1951发明了世界第一台跑步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才最终成为世界的健身器材生产商;乔山公司从一家代加工生产企业到拥有国际知名健身品牌的公司也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努力。
目前,一些规模较小的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因为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只能生产低端的健身器材,或者成为其他健身品牌的代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狭窄。技术上的壁垒使很多企业无法进入健身器材领域,即使进入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家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国外健身品牌的发展历程证明,健身器材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营销能力和完善的渠道网络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和壮大。随着国内健身器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渠道的作用愈加重要,健身器材企业需要在市场推广、销售人员培养、经销商培育等方面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渠道方面会对企业形成较高的准入门槛。
健身器材企业在技术提升、品牌建设、营销渠道搭建方面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民众对健身器材逐渐认同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适当的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和销售渠道利用率,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购置生产设备。因此,企业发展中所需的巨额资金给后进入者构筑了一定的壁垒。
政府部门在进行“全民健身工程”健身器材采购时会对投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售后能力、产品质量和产品认证情况作出严格要求,要求相关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并要求相关产品通过产品检测部门的产品认证。同时,国外健身器材品牌在境内寻找合作伙伴时亦会在企业管理方面和产品认证方面设置准入门槛。对企业而言,构建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并获得权威机构的认证,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工作;同时,产品要通过权威部门的认证,也需要企业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条件。对新进入健身器材行业的企业来说升博体育最新官网,在短时间内很难在管理方面和产品方面获得权威机构的认证,因此,在认证方面会形成一定的行业壁垒。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知名的健身器材生产商相比,研发、设计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国内健身器材企业因前期产品质量较差、对品牌运营不够重视,导致品牌影响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特别是高端健身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在美国,去健身房或在自己家里用运动器材健身非常普遍,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美国民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体育锻炼和健身方面的指导。而在中国,据体育总局统计,6-19岁人群选择锻炼项目的前三位分别是体育游戏、跑步、篮球,20-39岁人群选择体育锻炼项目的前三位分别为健身走、球类和跑步。而且,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往往不大,目前仅有部分高收入人群购买家用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仅约为1%,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时,到俱乐部健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健身器材市场的发展。
产品的功能、外观设计,品牌的形象标识是品牌健身器材企业重要的知识产权。目前,行业内抄袭产品设计、盗用知名品牌的侵权行为仍普遍存在。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维权行为的成本较高,亦打击了企业开展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不利于行业自主品牌及技术创新的发展。
目前健身器材厂商大多重视社会团体购买,对零售市场比较忽略,大多未像其他产业一样进行从影视到平面媒体的广告传播,不利于整个市场的红火。另外,健身器材销售门店数量少、规模小,展示的品种较少,致使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小,未形成一站式消费。
目前,健身器材销售人员多为普通,缺少健身方面的专业知识,依旧处于传统的“卖产品”阶段,无法为普通消费者提供健身锻炼、体能训练及如何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购健身器材方面的专业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普通消费者对健身器材产品的消费热情。
健身器材企业的技术要体现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终端销售、供应链管理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健身器材在原有健身功能的基础上,开始更多地体现智能化、个性化、社交性及娱乐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嬗变,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健身器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信息系统管理的技术特征。
由于产品使用的特殊性,健身器材的研发设计更为强调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及科技性,因此需要借助专业软件,通过对结构、产品结构的科学分析,设计研发功能参数达到产品需求、运动轨迹符合工学标准的产品。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健身器材产品在设计研发阶段,也更为强调通过搭载大数据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系统以及运用虛拟现实技术等,研发出能够满足个性化健身需求的智能健身产品以及虚拟场景跑步机、社交跑步机等。
传统的健身器材生产制造是重复的大批量的生产行为。随着终端销售的要求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工业4.0背景下,健身器材的生产制造将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健身器材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高,在人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的现实背景下,大量先进的制造装备,如焊接机械手、三维弯管机、镭射切管机等的投入运用,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及原材料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将使定制化生产在未来变得可期。消费者通过电脑或APP定制健身器材,并及时反馈至生产线,实现定制生产将成为健身器材生产发展的方向。
信息系统是健身器材厂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供应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也是有效串联各个环节、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特别是生产制造环节销售订单的分解及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生成,是企业确保生产交期、降低生产库存的基础。领先的健身器材厂商已开始运用生产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销售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专业信息系统管理公司业务运营的多个环节,力图实现业务全流程端对端互联,打造互联工厂。
随着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内消费者在追求健身器材产品功能性、安全性的同时,也将更加强调产品的智能化、时尚性以及自身个性化需求。健身器材厂家需要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比如通过搭载APP程序和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并监控健身动作并给出指导意见,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科学健身的需求;通过植入游戏化、社交化元素,打造健身社区平台,增强客户黏性,也将为厂家创造更多的与消费者的沟通机会。
在纯粹的贴牌加工业务中,健身器材的设计生产远离最终客户。而在发展自主品牌业务时,国内健身器材厂家就必须更多的研究、挖掘和适应最终客户的消费需求,提高设计研发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与时尚性。
在竞争激烈的国外代工业务与前景广阔的国内市场之间,预计更多的国内健身器材制造厂家将从纯粹的生产制造走向品牌化经营之路,这也是国内健身器材制造厂家在产业价值链中追求更高附加值的必然选择。
国家对于打造“新国货”健身器材品牌的支持将为企业品牌化运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46号文及各地区配套的支持政策均明确提出将“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但是,自主品牌的打造不仅需要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品牌运营能力以及资金实力的支撑,也需要客户黏性和忠诚度较长时间的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落后、市场恶性竞争的存在等,将会给国内企业的品牌化经营带来一定的挑战。
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将逐渐改变传统健身器材大批量流水线重复生产的制造模式,而转向多规格、小批量的制造模式,乃至最终实现定制化生产。而这需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在人力成本逐步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用比例,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信息系统在生产流程设计、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计划安排、客户需求大数据建立等业务全流程中的集合作用,实现生产制造体系的智能化。